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上調至1.50%-1.75%,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市場反應如何?
美元指數大跌:
非美元主要貨幣幾乎全線大漲!離岸人民幣大漲0.46%,歐元漲幅0.85%,日元漲幅0.5%,加元漲幅超過1.3%。
離岸人民幣大幅上漲
歐元大幅度上漲
原油上漲幅度超過3%!重新接近70美元(和原油庫存低于預期也有關系,疊加因素)
金價大漲1.6%左右:
預計年內還將有2次加息
美聯儲當天發布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美聯儲官員仍預計今年有3次加息,與去年12月的預測一致。
美聯儲官員預計2019年和2020年將分別加息三次和兩次,較去年12月的預測有所加快。
美聯儲自2015年12月啟動本輪加息周期,至今已經加息六次。去年10月,美聯儲還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是否會跟進?
目前最受關注的問題是,在美聯儲不斷收緊貨幣政策之際,中國央行是否有必要提高貨幣市場利率?
“我們看中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內經濟和金融形勢,我們要進行綜合考量。”易綱在全國“兩會”舉行的央行記者會上如是回應。易綱已于3月19日接替周小川擔任央行行長。
在中國加息,以前是指的是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但是近三年來,中國式加息更多是央行在變相的“結構性加息”,即央行通過調整逆回購(OMO)、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SLF)的利率等形式來進行,并沒有進行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
2017年,央行三次上調公開市場利率,其中兩次發生在美聯儲宣布加息的當天。
第一次是在2017年3月16日,在美聯儲去年首度加息后,中國央行在當日早間即上調了包括逆回購、MLF等在內的貨幣市場利率10個基點;
2017年12月14日,央行在美聯儲加息后再度全線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和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幅度減少到5個基點。
不過,去年6月美聯儲年內第二次加息時,中國央行選擇了按兵不動,并未上調公開市場利率。
市場有觀點認為,本次美聯儲加息后央行方面仍會選擇跟隨,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操作是最可能的方式。
從全球貨幣政策方向上看,美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歐洲、日本也在逐漸退出寬松貨幣政策,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方向比較一致,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趨勢相對明顯。
另外,2018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復蘇趨勢更加明顯,中國2月通脹水平明顯提升至2.9%,因此順勢上調公開市場利率更加有必要。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市場有何影響?
我們從邏輯上來看看,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會帶來哪些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A股
從歷史數據來看,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并不是十分明顯,A股依然按自身規律運行。來看看歷次美聯儲加息前后A股走勢:
債市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師認為,如果本次加息和央行跟隨與預期一致,我國債市或將繼續承壓。
若按鮑威爾所說美國今年加息3-4次,美債將持續承壓,中短期內收益率可能難以出現大幅反轉。我國在全球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環境中平穩完成金融去杠桿的任務,可能將更加關注國際市場的影響,維護人民幣匯率不出現單向大幅波動以及資本流動不出現劇烈變化。因此,從央行貨幣政策方向、全球經濟復蘇周期以及中美利差修復等多個角度看,短期內我國國債收益率中樞水平仍將處于相對高位。
人民幣匯率
就人民幣匯率而言,招商銀行外匯分析師表示,人民銀行可能會如去年12月美聯儲加息后那樣小幅調升公開市場利率,因此美聯儲本次加息可能并不會改變6.30-6.35的震蕩整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