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世界的人民來說,成為有錢人都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當初的“萬元戶”是我們羨慕的對象;后來的“百萬富翁、衣錦還鄉”成為我們的期望;再到現在,富豪的資產已經開始用億萬為單位,幣種也換成了美元。不得不感嘆,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
你知道這個世界上哪里的富豪最多嗎?你知道哪個行業富豪最多嗎?你知道多少歲才能成為富豪嗎?不知道沒關系,這里都能告訴你!
日前,財富咨詢機構Wealth-X發布了《2019億萬富豪人口普查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億萬富豪(凈資產超過10億美元)數量為2604位,較2017年下降5.4%。
2018年,全球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是紐約,億萬富豪有105位。第二、第三的是香港、舊金山,人數分別為87位、75位。北京則是位居第6,有55位億萬富豪。
報告顯示,全球凈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億萬富豪只有119位,不足全部富豪的5%。但這119位富豪所擁有的總財富達到2.6萬億美元,占全部億萬富豪總財富的30%。
富豪近九成為男性
最吸金行業為金融業
調查報告中表明,銀行金融、工業、房地產、食品飲料以及制造業則是造就億萬富翁的前5大產業,而這5大行業上榜億萬富翁的人均財富額達到30.6億美元。
調查中還發現,88%的億萬富翁都是男性,其中62%都是靠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翁占比僅為12%,財富大多來自繼承。
上榜的億萬富豪中,中國億萬富豪最年輕,他們的平均年齡僅是56歲,而全球平均水平為66歲。另外,中國有22%的富豪年齡在50歲以下,是全球僅有的10%。
財富縮水明顯
亞太億萬富豪減少109位
從洲際看,2018年,歐洲依然是億萬富豪最多的地區,為792人,億萬富豪所擁有的總財富為2.27萬億美元。
或歸因于市場波動加劇,2018年亞太地區的億萬富豪遭受了重大損失,他們的總財富和總人數在全球范圍內以最大的速度下降。該地區的億萬富豪數量減少了109位,降幅達13%,總財富縮水了8%。
美中德富豪數位列前三
中國富豪明顯減少
從所屬國家或地區看,美國仍然是全球億萬富翁最多的國家,有705位,較2017年增加3.7%,但財富總額減少了4.9%,至3.013萬億美元。
而中國億萬富豪數量較上年下降15.7%,為285人;財富總額近9960億美元,較上年下降7.8%。
紐約富豪位列榜首
北京第六
報告稱,總體而言,億萬富豪越來越多地聚集在一個城市群中。
2018年,全球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仍然是紐約,億萬富豪有105位,同比去年增加兩位。第二、第三的是香港、舊金山,人數分別為87位、75位。北京則是位居第6,有55位億萬富豪。
前5%的富豪掌握
全部富豪30%財富
報告顯示,全球凈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億萬富豪只有119位,不足全部富豪的5%。但這119位富豪所擁有的總財富達到2.6萬億美元,占全部億萬富豪總財富的30%。
相反,10-20億美元富豪人數為1391人,占全部富豪數的53.4%;但財富占比僅為22%。
《2019億萬富豪人口普查報告》提出,中美兩國億萬富豪的財富均有縮水,中方選手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已多次喜提微博熱搜。
實際上,自2018年4月中美貿易爭端開始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的幾輪下跌,均與中美貿易關系有關,此輪匯率下跌同樣如此。人民幣縮水代表著外幣相對升值,所以以外幣計價的商品就會變貴。
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用的基本所有東西都有國外的因素,中國主要的進口商品價格也會大幅度上漲,包括大豆,天然氣,石油,鐵礦石等,延伸所有的日用物品價格都會上漲。而當日用品價格上漲的時候,生活成本將大大增加。
與此同時,商家要求的利潤也會增加,為了維持利潤,企業會相應提高價格,所以全社會所有東西的價格都會上漲。
簡單的舉個例子:
假設每年物價上漲4%
以現在的100元為例:
5年后,實際消費能力相當于現在的82元
10年后,相當于現在的67元
20年后,相當于現在的45元
30年后,相當于現在的30元
《2018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中曾證實,中國一半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擔心人民幣縮水。而當危機真正來臨,作為精英階層的中國高凈值人群將如何在資產泥潭中實施保值增值的自救呢?
移民成資產配置新趨勢
現在,人們對于分散投資風險、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越發強烈。在國內,存款、買房、炒股等理財方式,已經難以滿足中國高凈值人群對資產安全配置的規劃,全球資產配置已成大勢所趨。
據統計,在過去的四年里,中國高凈值人群在境外投資的比例幾乎增長了一倍,可投資資產高達1億的超高凈值人群,擁有境外資產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7%。
以移民的方式進行海外投資,相當于多一重身份,可以有效地分散理財風險,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流失。在不斷更新資產配置方式的同時,獲取海外第二身份也成了當下一個雙贏、甚至多贏的投資方式。
因此,擁有海外身份是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移民不移家,移家不移國”的時代已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