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法德這類
歐盟大國留學,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要是想去法國,下面的消息大概會讓你非常地不開心。
因為,法國人在去年11月吹過風的一個騷操作,要成實錘了。
上周,法國《憲報》正式公布非歐盟在法留學生注冊費用上漲的措施,新政將從
2019年秋季新學年開始時正式執行。
這次漲價其實已“事先張揚”。2018年11月19日,法國總理 Edouard Philippe發表公開談話,稱宣布將采取提高外國留學生的學費、簡化簽證手續等一系列措施,以實現2027年法國留學生50萬規模的目標。
具體漲多少呢?非歐盟在法留學生每年注冊費,
攻讀學士學位由原170歐提高到2770歐,攻讀碩士學位由原243歐提高到3770歐。
在法國這個有著“悠久革命傳統”的國家,漲價、加稅這類事,抗議游行幾乎是必然。
因去年年底以來抗議聲浪不斷,
非歐盟博士留學生逃過一劫,學費不漲;此外,已在法求學的非歐盟留學生,不受新政策影響。
上周公布的法令也規定了減免注冊費適用情況,這主要同申請人個人情況及就讀學校戰略發展有關。
非歐盟留學生學費為什么要漲
回過頭來看下,去年法國總理Edouard Philippe是怎樣解釋要大幅提高非歐盟學生學費的:
“家境富裕的外國留學生來法國留學,卻和那些父母在法國工作、生活、納稅了十幾年,才獲得免費讀大學資格的法國學生交一樣的學費,這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們決定,那些不居住在歐盟的國際留學生,應支付他們在法國所受教育的成本相適應的注冊費用。”
歐盟學生學費標準呢?
既然漲價對準了非歐盟學生,那歐盟內的非法國學生會是個什么學費標準呢?大洋國際移民將法令第二章部分截圖,一起來看下:
第二章:注冊費的數額和適用條件
如滿足下列條件之任一項,應按本條令附表1設定之標準確定年度注冊費金額:
1. 身為歐盟成員國、歐洲經濟區協議締約國或瑞士聯邦公民;
2. 歐盟/歐洲經濟區/瑞士聯邦公民之家庭成員(持有居留證,可不同國籍);
3. 持有根據《外國人入境和居留法》頒發的長期居留證或類似“私人及家庭生活”證件,或是受其扶養的未成年直系親屬;
4. 在申請入學學年前的1月1日,在已申報納稅家庭或在法國納稅家庭居住兩年以上;
5. 取得難民身份或附屬保護身份,或其父/母/法定監護人具有這類身份;
6. 與法國締結協議,支付與適用于法國國民相同的登記費,或免除該國國民在法國居留的義務,保障該國學生享受與法國本土學生相同權益的國家/地區的公民。
附件表1(部分)
上述六種情形下,其注冊費將與2018/19學年一致,不上漲,且與法國本土學生繳納金額相同。
教育是“歐盟VS非歐盟”差別化對待的冰山一角,動輒十幾倍的上漲,換算成人民幣,絕不是小數字。
本科生一年學費漲了近2萬,碩士研究生則漲到快2.7萬。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盟學生則只要1000多塊人民幣。
而且,這還只是歐盟國家普遍存在的歐洲“內外有別”的一個縮影,除教育以外,從工作到旅行,從生活到醫療,歐盟與非歐盟身份,所面臨的往往是不同的待遇。
在歐盟,何為“外國人”?大洋國際移民可以舉一個典型,2007加入歐盟的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關于外國公民的法律規定與歐盟保持一致,在2007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亞重新確定歐洲公民的法律地位,以及對"外國人"的定義。“外國人"是指非歐盟、歐洲經濟區和瑞士聯邦成員國公民的其他人。
差別有多大,就拿上大學這件事來說,非歐盟學生比歐盟學生多出的學費就不是一星半點兒:
拿”歐洲硅谷”高科技產業扎堆的愛爾蘭來說,系出“唯一的鄰居”的英式教育水平同樣聞名于世。在愛爾蘭大學,歐盟學生學費就僅僅只有非歐盟國際留學生學費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服不服?想不想靜靜?還是想去歐洲留學,還是想留學后留下來,還是有美好的藍圖在畫著,還是先移民吧!
如果是英國旁邊的愛爾蘭投資移民,在移民監等條件滿足后就可入籍。妥妥的歐盟學生身份,讀書、工作、通行,在愛爾蘭、英國和其他歐盟成員國拿到的“福利”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