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國 名】 圣盧西亞( St. Lucia )。
【國 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藍色,中間的三角形圖案由白、黑、黃色圖形構成,為一個帶白邊的黑色箭頭和一個黃色等腰三角形。藍色代表圣盧西亞周圍的海洋、黑色代表火山,黑色和白邊又代表該國的兩個主要民族,黃色象征該島國的海灘和陽光。白、黑、黃三色構成的三角形,象征圣盧西亞這個島國。
【國 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由竹杖組成的十字將盾面分成四格;左上和右下為玫瑰花,左下和右上為百合花;竹杖十字代表該國的植物和宗教信仰,玫瑰花和百合花象征該國歷史上與英國和法國的傳統關系。盾徽上端的花冠中,一只黑人巨手握著一把燃燒的火炬;兩側各有一只具有地方特色的珍禽;下端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土地、人民、光明”。
【面 積】 616平方公里。
【人 口】 15.5萬人(2001年估計)。90%以上是黑人,5.5%為黑白混血種人,另有少數白人和印度人。出生率24.5‰,死亡率6.2‰。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當地居民普遍講帕圖阿語(Patois)。絕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 都】 卡斯特里( Castries ),人口5.66萬(1995年)。
【國家元首】 英國女王。女王任命總督為代表。現任總督皮爾萊特·路易茜爵士(Dame. Pearlette Louisy ),1997年9月17日就任。副總督維克托·吉拉德(Mr. Victor Girard)。
【重要節日】 國慶日:12月13日;獨立日:2月22日。
【簡 況】 位于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中部。是一個山地國家,有眾多短小河流和肥沃的河谷。最高山峰莫基米山,海拔959米。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6℃。最早居民為印第安人。1639年英國人入侵該島。1651年法國人占領該島。以后英、法長期在此爭奪。1814年根據《巴黎條約》正式將該島劃為英國殖民地。1979年2月22日宣布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政 治】 2001年12月,圣舉行了獨立后的第六次大選,以肯尼·安東尼(Kenny Anthony)為首的圣盧西亞工黨獲勝,蟬聯執政。
【憲 法】 現行憲法于1979年2月22日獨立時生效。規定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女王任命總督為代表。議會有權修改憲法。
【經 濟】 70、80年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90年代起開始實行經濟多樣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下降,旅游業上升。1996年,旅游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農業。圣政府致力于經濟結構調整,提升旅游業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改善香蕉業經營管理,提高香蕉的產量和質量,增強出口競爭力。同時,改善微觀經濟環境,拓寬經濟產業結構,促進國際金融服務、信息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私有經濟的支配作用。政府經濟發展的中期目標是:力爭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由1%提至3.6%;降低失業率;減少貧困;增加儲蓄和投資;提高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2001年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圣盧西亞經濟跌入低谷。圣又遭受了40多年來特大旱災,農業歉收,特別在美國9.11事件后,旅游業遭受重大打擊,各行業均處于下降趨勢。
【資 源】 無重要礦藏,但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南部有硫磺礦。
【工 業】 1997年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主要生產出口型的輕工業產品,如肥皂、椰油、朗姆酒、飲料及電子裝配、服裝等。近年來,建筑業發展較快,1999年增長率為6%。為促進工業發展,政府計劃將南部的維約堡建成自由工業區。
【農 業】 1/3的就業人口從事農業勞動。糧食不能自給。主要農產品有香蕉和椰子,還有可可、香料等。2000年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4%。2000年香蕉出口量為58400噸,價值2629萬美元。
【旅 游 業】 全國有近3000間旅館房間。游客主要來自北美和歐洲國家。2001年游客總數為75萬人。旅游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7%。
【金 融 業】 1997年金融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3%。
【交通運輸】 公路總長1155公里。1994年全國注冊機動車共有12157輛。卡斯特里港和維約堡港是重要的進出口岸。北部有一地區性機場,南部有一國際機場,有定期直飛北美、英國和法國的班機。
【財政金融】 2000年政府財政收入4.729億東加元,支出3.903億東加元,盈余0.637億東加元。2001年外債總額為3.78億美元。
【對外貿易】 每年均有貿易逆差。出口以初級農產品為主,進口糧食、食品、石油、機械及其他工業品和日用品。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英國、加拿大及加勒比共同體成員國。圣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