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國名】幾內亞比紹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uinea- Bissau, 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
【面積】36125平方公里。
【人口】161萬(2010年)。有27個民族,其中巴蘭特族、富拉族、曼丁哥族占全國人口的80%。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通用克里奧爾語。4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信奉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宗教。
【首都】比紹(Bissau),人口38.4萬(2010年)。平均氣溫27℃。
【國家元首】馬拉姆·巴卡伊·薩尼亞(Malam Bacai Sanha),2009年9月8日就職。
【重要節日】獨立日:9月24日。
【簡況】位于非洲西部,包括比熱戈斯群島等島嶼。大陸部分北接塞內加爾,東、南鄰幾內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300公里。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年平均氣溫約25℃。
曾為非洲古國桑海帝國的一部分。1879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973年9月24日獨立。首任國家元首、國務委員會主席為路易斯·卡布拉爾。獨立后,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簡稱幾佛獨立黨)長期一黨執政。1980年,部長會議主席維埃拉推翻卡布拉爾政府,成立革命委員會并自任主席。1991年,改行多黨制。1994年,維埃拉作為幾佛獨立黨候選人在首次多黨選舉中獲勝,當選總統。1998年6月,幾比軍隊前總參謀長安蘇馬內·馬內率兵發動叛亂,并于1999年5月武力推翻維埃拉。同年11月,幾比舉行議會和總統選舉,社會革新黨(簡稱社革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該黨候選人昆巴·亞拉于2000年1月當選總統。2003年9月,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塞亞布拉發動政變,推翻亞拉總統。2005年7月,前總統維埃拉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大選中獲勝,再次當選總統。2008年11月,幾比舉行議會選舉,幾佛獨立黨獲勝。12月25日,維任命幾佛獨立黨主席卡洛斯·戈梅斯為總理。2009年1月2日,戈宣誓就職,于8日組成新一屆政府。
【政治】2009年3月1日和2日,幾比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瓦伊和維埃拉總統先后遇刺身亡,3日,國民議會議長雷蒙多·佩雷拉依據憲法規定就任臨時總統。6月28日和7月26日,幾比先后舉行兩輪總統選舉,幾佛獨立黨候選人薩尼亞當選,于9月8日宣誓就職。2010年4月1日,幾比軍隊副總參謀長安東尼奧發動政變,拘禁總參謀長因杜塔,并短暫扣押總理戈梅斯。后經薩尼亞總統調解,幾比軍方于2日表示此純屬軍隊內部事件,軍方服從國家政治機關的領導。同日,戈梅斯總理復職。目前,幾比局勢總體穩定。
【憲法】1999年7月通過并頒布的憲法修正案規定,幾比實行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政府成員經議會多數黨提名后由總統任命。總統每屆任期5年,可連任1次。
【議會】全國人民議會行使立法權,每年召開4次例會,就國內外重大問題制定法律,并負責監督國家法律的執行。常設機關為常務委員會,在議會閉會和被解散期間,行使議會職權。議員任期為4年。本屆議會于2008年12月22日組成,共有議員100名。其中,幾佛獨立黨67名,社會革新黨28名,獨立和發展共和黨3名,新民主黨和選舉聯盟各1名。議長雷蒙多·佩雷拉(Raimundo Pereira),系幾佛獨立黨成員,2008年12月當選。
【政府】本屆政府于2009年1月8日組成,10月大幅調整。現政府主要成員名單如下:總理卡洛斯·戈梅斯(Carlos Gomes Junior),部長會議、新聞和議會事務部長瑪麗亞·阿迪婭圖·賈洛·南迪格納(Maria Adiatu Djalo Nandigna, 女),外交、國際合作和僑務部長阿德利諾·馬諾·克塔(Adelino Mano Queta),內政部長哈吉婭·薩圖·卡馬拉·平托(Hadja Satu Camara Pinto),國土管理部長路易斯·德奧利韋拉·桑卡(Luis de Oliveira Sanca),國防和祖國解放戰士部長阿里斯蒂德斯·奧坎特·達席爾瓦(Aristides Ocante de Silva),司法部長馬馬杜·薩柳·賈洛·皮雷斯(Mamadu Saliu Djalo Pires),經濟、計劃和地區一體化部長埃萊娜·瑪麗亞·諾索利尼·恩巴洛(Helena Maria Nosolini Embaló,女),財政部長若澤·馬里奧·瓦斯(Jose Mário Vaz),農業、漁業和農村發展部長巴洛斯·巴卡爾·班杰(Barros Bacar Banjai)、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伊吉諾·洛佩斯·卡多佐(Higino Lopes Cardoso)等。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8個省和1個自治區(比紹),下轄36個縣。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關,總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最高法院院長瑪麗亞·多塞烏·席爾瓦·蒙泰羅(Maria do Céu Silva Monteiro),2004年2月6日就職。總檢察長路易斯·馬努埃爾·卡布拉爾(Luis Manuel Cabral),2009年就職。
【政黨】現有32個政黨,主要有:
(1)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Partido Africano da Independência da Guiné e Cabo Verde-PAIGC):簡稱幾佛獨立黨,執政黨。1956年9月19日創立。黨員約30萬人。1973年幾比獨立后長期執政,1999年淪為在野黨。2008年在議會選舉中贏得絕對多數席位,重新成為執政黨。黨的宗旨是實現民族團結,捍衛和鞏固獨立,為創建在人民團結一致、社會公正和法治國家基礎上的民主社會而戰斗。2008年6月,召開第7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主席為總理卡洛斯·戈梅斯(Carlos Gomes Júnior)。
(2)社會革新黨(Partido da Renova??o Social-PRS):簡稱社革黨,反對黨。1992年1月24日創立,2000年至2003年間執政。在工人、農民中影響較大。宗旨是一切為了人民。主張優先進行國家建設、建立民主法制、實施良政,倡導民族團結與和解。黨主席為前總統昆巴·亞拉(Koumba Yalá),總書記奧古斯托·波克納(Augusto Poquena)。
(3)獨立和發展共和黨(Partido Republicano para Independência e Desenvolvimento):反對黨。2008年3月7日成立。宗旨是鞏固國家獨立,維護國家主權,促進民族團結、經濟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黨主席為前總理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Aristides Gomes)。
其他政黨包括:團結社會民主黨(Partido Unido Social Democrata-PUSD)、民主陣線(Frente Democrática)、幾內亞比紹抵抗運動(Resistência da Guiné-Bissau)、民主社會陣線(Frente Democrática Social)、民主匯合黨(Partido da Convergência Democrático)、國家獨立斗爭陣線(Frente de Luta pela Independência Nacional)、團結民主運動(Movimento para Unidade e Democracia)、變革聯盟黨(Partido Uni?o para a Mudan?a)、幾內亞比紹生態保護聯盟(Liga Guineense de Protec??o Ecológica)、幾內亞比紹社會民主—公民論壇(Fórum Cívico Guineense Social Democracia)、社會民主黨(Partido Social Democrata)、民主與進步全國聯盟(Uni?o Nacional para a Democracia e Progresso)、革新與進步黨(Partido de Renova??o e Progresso)、幾內亞比紹民主社會黨(Partido Democrático Socialista Guineense)、社會聯盟(Alian?a Socialista)、幾內亞比紹人民黨(Partido Popular Guineense)、幾內亞比紹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 da Guiné-Bissau)、幾內亞比紹民主社會解決黨(Partido Democrata Socialista Solu??o Guineense)、民族團結黨(Partido da Unidade Nacional)、團結勞工黨(Partido de Solidariedade e do Trabalho)、人民宣言黨(Manifesto do Povo)、幾內亞比紹民主運動(Movimento Democrático Guineense)、幾內亞比紹民主黨(Partido Democrático Guineense)、進步黨(Partido para o Progresso)、幾內亞比紹愛國者聯盟(Uni?o dos Patriotas Guineense)、全國和解黨(Partido de Reconcilia??o Nacional)、新民主黨(Partido da Nova Democracia)、人民民主黨(Partido Popular Democrático)、民主、發展與公民黨(Partido para a Democracia Desenvolvimento e Cidadania)。
【重要人物】
馬拉姆·巴卡伊·薩尼亞(Malam Bacai Sanha),總統,1947年5月5日生。信奉伊斯蘭教。早年留學前民主德國,獲政治學學士學位。1962年加入幾佛獨立黨。1981年至1991年,先后任加布省省長、東部省省長和全國工會總書記等職。1991至1994年,歷任信息和電信部長、公共管理和勞動部長。1994至1999年,任全國人民議會議長。1999年任臨時總統。2000年至2009年6月,任幾佛獨立黨政治顧問。2009年7月當選總統,9月8日宣誓就職。
卡洛斯·戈梅斯(Carlos Gomes Júnior),總理,1949年12月19日生。曾長期從商,系幾比知名企業家。1994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1996年當選第一副議長。1998年當選幾佛獨立黨政治局委員。2002年當選黨主席,2008年連任。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任幾比政府總理。2009年1月2日再度出任總理。
雷蒙多·佩雷拉(Raimundo Pereira),議長,1956年8月28日生于比紹市。曾獲葡萄牙里斯本大學企業法學碩士學位,律師。幾佛獨立黨人。曾任國家電臺臺長、電視臺臺長、國土管理部長、司法部長、交通和通訊部長等職。2008年12月22日,當選議長。2009年3月2日,維埃拉總統遇刺身亡后,佩雷拉依據幾比憲法于3日就任臨時總統。9月,新任總統薩尼亞宣誓就職后,佩繼續擔任議長。
【經濟】農業國,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漁業資源豐富,發放捕魚許可證和漁產品出口是其主要外匯收入來源。2005年以來,幾比政府制定并實施減貧戰略,積極發展農業,推行以水稻、腰果為主的多樣化種植戰略。2009年,幾比政府改革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公共行政管理,努力促進經濟發展。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幾比糧油價格大幅上漲。2010年,幾比政府繼續堅持實施減貧戰略,努力減輕債務負擔。腰果出口和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經濟形勢好于預期。2010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GDP):4.68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9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5%。
貨幣名稱: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簡稱非洲法郎(CFAfr)。
匯率:1美元=495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2.6%。
【資源】礦產資源尚未開發。主要礦藏有鋁礬土(儲量約2億噸),磷酸鹽(儲量約5000萬噸)。沿海正在進行石油勘探。漁業資源豐富。
【工業】基礎薄弱,以農產品和食品加工業為主。2007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5%,工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1%。
【農牧漁業】2007年,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2%,農業人口約占全國勞動力的85%。可耕地約90萬公頃,已耕地45.4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木薯、豆類、馬鈴薯、甘薯等。2008年腰果產量11萬噸,為非洲第二大腰果出口國。
畜牧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20%的農業人口從事牧業。林業資源豐富,森林面積2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0%。每年可生產10萬噸木材。
近年漁業產值增長較快。沿海地區以捕魚為業的人口約有4000~5000人,每年實際捕撈量約為3萬噸。2006年發放捕魚許可證收入約為920萬美元。2007年5月,幾比與歐盟續簽漁業協定,規定歐盟在2007—2011年共向幾比支付總額為970萬美元的捕魚許可證費用。
【交通運輸】無鐵路,以公路和水運為主,內河和近海航運占有重要地位。
公路:總長4400多公里,其中二級、三級公路(瀝青路面)約550公里。
水運:內河和近海航運通航里程達1800多公里;主要港口比紹港,年吞吐量約50萬噸。
空運:首都附近有奧斯瓦爾多·維埃拉國際機場,可供中小型飛機起降;每周有定期航班往返葡萄牙、塞內加爾和佛得角。
主要出口產品為腰果、花生、棉花、凍蝦、凍魚、原木等,其中腰果出口占出口總額的95%以上。主要進口商品是糧食、燃料、潤滑油、運輸設備和建材等。主要貿易伙伴為印度、塞內加爾、葡萄牙、尼日利亞、意大利等國。
2009年,向印度出口額占幾比出口總額的61.8%,其次為尼日利亞(33%)、葡萄牙(1.5%)、巴基斯坦(1%)、中國(0.7%)。主要從下列國家進口:葡萄牙(25.8%)、塞內加爾(20.5%)、挪威(13.8%)、印度(13.7%)、泰國(7.7%)。
【外國援助】2009年共接受外援1.46億美元。主要援助方有歐盟(5400萬美元)、世界銀行(2300萬美元)、葡萄牙(1600萬美元)、西班牙(1500萬美元)、非洲發展基金(1000萬美元)。
【人民生活】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0年人類發展報告》,幾內亞比紹的人類發展指數在169個國家中排名第164位。全國有勞動人口45萬人,其中領國家固定工資的職工有2.5萬人,占5.5%。全國有中心醫院2所,省、縣級醫院16所,衛生所130個,病床1187張,醫生150名(含國際合作者)。40%的人能享受醫療服務。瘧疾、霍亂、腹瀉及腦膜炎等傳染病較為流行。2009年,艾滋病感染率約8%,人均預期壽命44.5歲。2009年,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32部,移動電話29部。
【軍事】軍隊稱人民革命武裝部隊,創建于1964年11月16日。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政府設國防部,下轄總參謀部,總參謀長由總統根據政府建議任免。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為2~3年,軍官為10年以上。
三軍總兵力7250人,預備役軍人2000人。現任軍隊總參謀長安東尼奧·因迪加(Antonio Indjai)。2006年國防預算為860萬美元。
【教育】重視發展教育事業。2006年教育經費占國家財政預算的13.2%,相當于GDP的3.2%。全國主要有小學、中學和技術職業培訓學校。卡布拉爾大學為幾比第一所公立大學,2004年1月成立。科利納斯德博埃大學為幾比第一所私立大學,2003年成立。幾比每年向國外派出一定數量的留學生。2006年,成人文盲率為55.2%,小學生入學率為45%。
【新聞出版】現全國發行5種報紙。主要有《前進報》(政府機關報,發行量5000份)、《比紹日報》、《消息報》等。
幾內亞比紹國家通訊社:官方通訊社,創建于1972年3月。無駐外分社或記者。
幾內亞比紹國家廣播電臺成立于1974年9月。用葡萄牙語、克里奧爾語及其它地方語言播音。每天播出14小時。此外還有三家私營廣播電臺。
幾內亞比紹國家電視臺:1989年11月14日正式開播,每天均播出電視節目。
【對外關系】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發展服務。堅持平等互利、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幾比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不結盟運動、伊斯蘭會議組織、法語國家組織、非洲聯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貨幣聯盟、薩赫勒—撒哈拉國家共同體等組織成員國。同近60個國家建交。
【同葡萄牙的關系】同葡保持傳統特殊關系。兩國簽有友好總協定,設有雙邊混委會。兩國高層交往頻繁,各領域合作密切。葡是幾比主要貿易伙伴和援助國之一。2006年10月,幾比總理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訪葡。2007年1月,葡外長阿馬多訪問幾比。9月,幾比總理卡比訪葡。2009年2月,葡議長加馬訪問幾比。3月,幾比總統維埃拉遇刺身亡后,葡外交合作國務秘書率葡共體代表團赴幾比斡旋。2010年2月至3月,薩尼亞總統和戈梅斯總理先后訪葡。5月,葡外長阿瑪多訪幾比。6月,佩雷拉議長訪葡。
【同法國的關系】兩國于1975年建交。1998年幾比發生兵變后,法國支持塞內加爾和幾內亞出兵幾比平叛。1999年5月,維埃拉總統下臺后,幾比軍人因不滿法偏袒維埃拉而焚燒法駐幾比使館,兩國關系一度緊張。亞拉總統執政后,法恢復與幾比合作。2003年幾比軍事政變后,法向幾比過渡政府數次提供援助。2006年5月,維埃拉總統訪法。6月和10月,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總理兩次訪法。2007年2月,維埃拉總統赴法出席第24屆法非首腦會議。2010年5月,薩尼亞總統赴法出席第25屆法非首腦會議。
【同美國的關系】兩國于1976年建交。美國國際開發計劃署在比紹設有代表處,在農業、水利、醫療衛生、教育和沿海安全等方面提供援助,美向幾比派有和平隊。1998年幾比內戰后,美國際開發署駐比紹代表處撤離,迄未恢復。2003年9月幾比軍事政變后,美政府拒絕承認幾比過渡政府。2006年10月,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總理訪美。2009年1月,佩雷拉議長赴紐約出席世界和平大會。
【同佛得角的關系】幾比和佛得角人民曾在幾佛獨立黨的統一領導下攜手進行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兩國獨立后,繼續保持兩國一黨的局面。1980年,兩國關系惡化,佛得角另立新黨—佛得角非洲獨立黨。1982年兩國關系正常化。2003年幾比軍事政變后,佛外長參加西共體代表團赴幾比斡旋。2004年4月,佛總統皮雷斯訪問幾比。5月,佛總理內韋斯出席幾比新政府就職儀式。6月,佛外長博爾熱斯訪問幾比。2005年3月,佛總統皮雷斯再訪幾比。7月,戈梅斯總理訪佛。2006年3月,維埃拉總統出席佛總統皮雷斯連任就職儀式。2008年12月,佛總統皮雷斯訪問幾比。2009年4月,兩國政府共同在佛首都普拉亞舉辦幾比國防和安全部門改革問題圓桌會議。8月,幾比僑務國務秘書迪亞斯訪問佛得角。
【同其他非洲葡語國家的關系】重視發展同安哥拉、佛得角、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關系。是非洲葡語五國首腦會議成員、葡語國家共同體創始國之一。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任葡語國家共同體輪值主席國。2006年7月,幾比舉辦第6屆葡共體首腦會議。2007年2月,維埃拉總統訪問安哥拉。同年2月和10月,幾比分別舉辦了葡共體國家司法部長會議和第六屆葡語國家議會論壇。2008年6月,維埃拉總統訪問安哥拉。2009年1月,戈梅斯總理訪問安哥拉。2010年8月,葡共體代表團訪幾比。9月,戈梅斯總理訪問安哥拉。12月,薩尼亞總統出席巴西新總統羅塞夫的就職典禮。
【同幾內亞的關系】兩國關系密切。1998年6月幾比兵變后,幾內亞出兵協助維埃拉政府。2003年11月,幾比過渡總統羅薩訪問幾內亞。2004年1月,羅薩總統赴幾出席幾總統孔戴連任就職儀式。2005年8月,幾比總統維埃拉對幾內亞進行私人訪問。2007年2月,維埃拉總統訪問幾內亞。2008年3月和10月,維埃拉總統兩次訪問幾內亞。12月,幾內亞總理蘇瓦雷訪問幾比。同月,維埃拉總統赴幾內亞出席孔戴總統葬禮。2009年8月,戈梅斯總理訪問幾內亞。
【同塞內加爾的關系】兩國簽有友好條約。兩國對海域劃分有爭議,曾就此訴諸日內瓦國際仲裁法庭和海牙國際法院。幾比同塞南部要求獨立的卡薩芒斯地區接壤,曾促成塞政府與卡地區反政府武裝卡薩芒斯民主力量運動達成停火協議。近年來,雙方成立了邊境定期接觸機制。2005年8月,幾比總統維埃拉對塞進行私人訪問。2006年4月,維埃拉總統赴塞出席塞內加爾獨立日慶典暨瓦德總統就職典禮。2008年3月,維埃拉總統出席了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舉行的伊斯蘭會議組織第11屆首腦會議。2009年4月,戈梅斯總理訪問塞內加爾。2009年10月,幾比與塞邊境地區再次出現糾紛,兩國經過協商談判,達成共識,發表聯合公告,決定重啟雙方中斷16年的合作混委會,共同打擊邊界地區非法活動。2010年5月,薩尼亞總統訪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