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稅
由于菲律賓稅法修改頻繁,本篇資料係參考SGV及KPMG會計事務所資料編寫,如有任何更動,仍以菲國政府所公佈之法令為準。
(一)在菲律賓一般地區投資:
1、間接稅:計有下列幾種:
貨物稅(Excise Taxes):可分從量課徵及從價(2-60%)課徵兩種,須課徵消費稅之產品計有烈酒、醇化酒精、煙草品、香煙、石油產品、錄影帶、糖精、汽車、非必需品(如首飾、香水、休閒用之游艇及船)、礦產品及本地產石油。
加值稅(Value added taxes):菲律賓于1988年1月1日實施加值稅制,在1994年5月5日又通過擴大加值稅法(Expanded VAT Law)把范圍擴及原未課VAT之商品、財產及服務業等。2006年2月1日起加值稅由原來的10%提高為12%。
比率稅(Percentage Taxes)
有關適用業別及稅率如下:
銀行業:從0%至7%。
在菲營業之保險公司:總收入之5%。
水電事業:總收入之2%。
廣播事業(年營業額1,000萬披索以下):總收入之3%。
運輸業:總收入之3%。
證券交易:0.5%。
其他未繳加值稅公司:總收入或銷售未達150萬披索者課徵3%。
文件印花稅(Documentary Stamp Taxes):包括銀行支票、貸款、債券、押金替代、證券、房地產銷售與轉讓、保單等。
2、所得稅
(1)公司部分:
自2005年11月1日起, 所得稅由32%調升至35%,惟自2009年1月1日起已調降至30%。
(2)個人部分:個人所得稅稅率從5%至32%,詳細規定如下:
-10,000披索以下者:5%。
-10,000披索至30,000披索:超過10,000披索部分為10%。
-30,000披索至70,000披索:超過30,000披索部分為15%。
-7萬披索至14萬披索:超過7萬披索部分為20%。
-14萬披索至25萬披索:超過14萬披索部分為25%。
-25萬披索至50萬披索:超過25萬披索部分為30%。
-超過50萬披索部分為32%。
除了(1)及(2)稅賦外,另有不動產稅(5%至35%)、股票交易稅、資本利得稅、地方稅、贈與稅、遺產稅、旅行稅、股利匯回稅(分公司15%,子公司35%)等各種稅捐。
(二)在蘇比克灣自由港區之投資
在蘇比克灣投資之業者,原則上僅繳交營業毛利(即總收入減掉直接成本)之5%,其他稅免繳,惟有關個人所得稅部分不能減免。
二、金融
(一)財政收支
在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菲國政府主要政策仍著重在縮小財政赤字,提升投資者信心,設法在2008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的目標。金融危機爆發后,為協助菲國渡過全球經濟危機,政府改以擴大支出作為施政主軸,推出總額3,300億披索(約74.2億美元)之2009-2011年經濟復甦方桉(Economic Resiliency Plan, ERP),以刺激消費、促進政府及民間投資,同時透過調降利率、增加貨幣流動性等方法執行貨幣寬鬆政策。由于預算赤字大多依賴出售國有財產之單一財源,加上下半年改採擴大支出,故2008年乃產生681億披索(約15.3億美元) 預算赤字,相當于國內生產毛額的0.9%,低于原訂750億披索(約16.8億美元)目標,但高于2007年的124億披索(約2.8億美元)。現因政府增加支出之故,迄至2009年4月底,菲國政府預算總赤字已增至1,118億披索(約23.5億美元),遠高于2008年同期之258億披索(約5.4億美元)。菲政府2009年預算赤字目標為1,992億披索(約41.9億美元),相當于國內生產毛額的2.5%。
菲國政府2008年12月份整體債務達到4.221兆披索(約949億美元),較2007年的3.712兆披索(約834億美元)上升13.7%,其中外債為1.806兆披索(約406億美元),較2007年增加19.5%,占全體債務之43%;國內債為2.414兆披索(約543億美元),較2007年增加9.7%,占全體債務之57%。增加國內外借款以支應預算赤字,為菲國整體債務上升的主因。以菲國9,040萬人口估算,每人負擔債務達46,692披索(約1,050美元)。目前菲國仍依賴國內外借款以支應其預算赤字及償付到期債務,而三分之一的政府預算係用于支付債務利息。
(二)國際收支
受到全球經濟衰退之影響,菲國2008年經常帳順差42億美元,較2007年的71億美元減少41%;資本及金融帳出現逆差19億美元,與2007年的35億美元順差形成強烈對比。2008年國際收支順差8,900萬美元,遠不及2007年的85.57億美元,為4年來之新低紀錄,顯示外在經濟環境惡化。2008年經常帳順差下降的原因在于貿易逆差達到76億美元,部分抵銷了海外勞工匯款。而全球經濟危機導致投資者卻步,則是資本及金融帳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然由于2009年3月份菲國外勞匯回國內款激增,迄至2009年4月底,菲國國際收支順差回增至21.9億美元,高于2008年同期之21.4億美元,在海外匯款及海外借債之挹注下,預估2009年國際收支盈馀為7億美元,高于2008年的8,900萬美元,外匯準備則維持在375億美元水準。
(三)股市、匯率
受到全球金融危機沖擊,2008年菲律賓股票指數由3,617點下滑至1,872點,大幅減少48%,其中過半之損失係在9月中旬金融危機爆發后所致,惟至2009年5月21日已小幅回升至2,334點。不過對菲律賓而言,財富損失尚非嚴重,因為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之人口并不多,加上歷經亞洲金融風暴之教訓,菲國銀行體系在此波風暴中表現相對較佳。但在2008年第三季后陸續出現盈利下降、不良資產增加及經濟衰退,對營運較差之銀行構成壓力。受到上述不利因素之影響,菲國披索兌美元匯率亦由2008年1月的40.94披索兌1美元下滑至2009年5月21日的47.23披索兌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