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土耳其我要靠什么生活?”這是每一個人到土耳其之后都要考慮的問題。在得到了土耳其的合法身份之后,我們肯定不能坐吃山空,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需要一個可以得到生活資本的方式。掙錢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將會給大家講述得到土耳其護照之后,在土耳其可以進行的行業之一:找工作。
土耳其護照是世界上花費最少可以拿到的護照之一,其性價比可以說是非常的高,不過仍然有可能在移民之后,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來在其他方向投資。那么,就需要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工作可以一直做,也可以積攢一部分錢和人脈之后,去經營自己的公司。
而找工作,雇員們最關心的,無非就是三點,工資,保險,與工作強度。
工資:
土耳其目前的平均工資是比國內要高的。在2018年末,土耳其的最低工資標準為2029.5里拉,這個數字在2019年被更改為2558.4里拉。在繳納了足額的稅和社保之后,到手工資不會低于2020.9里拉。
實際上,只要不是技術真的爛,一般人的工資都會大于這個數字。中國人去的話很容易就能在伊斯坦布爾找到每月1000美元以上的工作,比如,進行一對一語言教學的話,收入會是每小時10-20美元左右。哪怕是給Uber開車或是送外賣每月都不止1000美元。
保險:
土耳其的社保體系比較健全,并且沒有太多的項目。他們只有三項,普通保險,長期風險保險,和失業保險。如果雇員年齡過大,需要額外繳納社會保險。這個是政府強制要求繳納的,沒有什么老板敢于違反,除非是在打黑工。保險總額一般為收入的15%左右,當然愿意多交的話土耳其也沒意見。
他們沒有住房公積金,他們不知道住房公積金是什么,嗯。。。。
工作強度:
相對于大多數歐洲人的懶散,土耳其人的工作效率要遠遠高于歐洲各國。埃爾多安上臺以來,土耳其國內進行了大規模的基建,也許他們仍然比不上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但是已經遠超其他歐洲人。在整個歐洲有大概八百萬土耳其勞工,他們的工作效率是當地人無法比擬的。
舉個例子,伊斯坦布爾新機場在2013年開始建造,并且已經投入使用。相對著名的“爛尾機場”德國勃蘭登堡國際機場,規模遠遠不及伊斯坦布爾新機場,從2006年就開始建造,直到現在都沒有完成。
工作效率高,伴隨的肯定會有加班。如果出現了加班,老板也會按規定支付加班費,這點不需要擔心。
在土耳其找工作,難度并不高。只要有一技之長,一般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工作。其中翻譯,漢語教師,廚師,是比較容易找到的工作。一些跨國公司,比如華為,也會經常招收一些營銷類工作人員。如果會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并且有相關證明的話,在土耳其會得到比國內要高出很多報酬的同等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