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對政治經濟大亨及部分百萬富翁而言,手上沒有兩三個國籍似乎是有失體面的。
據英國《衛報》報道,不久前,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板、俄羅斯億萬富翁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的英國簽證過期,英國政府決定延遲其續簽申請。以色列政府出手相助,授予具備猶太人身份的阿布拉莫維奇以色列國籍,他也因此一躍成為以色列國內最富有的公民。
羅曼·阿布拉莫維奇
投資者愿意“買”,政府愿意“賣”
只有極個別國家會免費授予公民身份,不過不符合要求的富豪們還可以從其他二十多個國家“購買”公民資格,其中就包括部分歐盟成員國。全球各地的投資移民項目(簡稱為CIP)就廣受巨富們追捧,如今生意蒸蒸日上。
CIP的多數項目并不直接出售國籍,而是先用“黃金居留許可”回報在該地有巨額投資的人,富豪們獲取這類居留許可五年后,通常就可以申請公民資格了。
此類
投資移民項目已有一定歷史,不過在今年呈現爆炸性增長趨勢。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及中東部分國家等新興經濟體的大量私人投資者推動了移民項目的迅猛發展。
1984年,首個投資移民項目正式成立。項目成立初期進展不順,然而在2009年,持有加勒比海島國護照的人獲準免簽證前往26個歐洲申根國家,此后投資移民項目影響力便開始日益擴張。
在經濟欠發達國家,投資移民項目對經濟大有裨益,有助于他們擺脫債務。據國家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4年,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圣基茨和尼維斯島國有14%的GDP要歸功于投資移民項目,其他報告甚至估計該項目貢獻了高達30%的全國收入。
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經濟發達國家同樣意識到了投資移民項目的潛在價值。不過和著眼于促進人口流動的欠發達國家不同,項目對于他們的意義更多在于穩步推動經濟發展并創造穩定投資環境。
現今全球各地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日益猖獗,富豪們自然會擔心金融市場變得越發不穩定,而移民項目為他們提供了保險的“避難所”,這個行業的盛衰也因此成為全球政治經濟狀況是否穩定的可靠指標。
世界各地投資移民成本
加勒比海島國
加勒比海島國的投資移民項目最為人熟知,也是同類項目中最具性價比。這里氣候溫暖,投資要求寬松,居民需要承擔的義務負擔小,使該地區的公民資格格外受到富豪追捧。
去年,5級颶風“艾爾瑪”橫掃加勒比海海域,嚴重損壞了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5個急需重建資金的加勒比海島國為吸引更多投資者,大大降低了加入移民項目的經濟成本。
投資者只要向災后重建基金捐款15萬美元(約96萬元)便能獲得圣基茨和尼維斯島國的公民身份,而安提瓜島、巴布達島和格拉納達甚至把費用削減至10萬美元(約64萬元)。
擁有這些國家國籍的公民無需簽證便可暢游歐盟各國。
加勒比海多個島國受“艾爾瑪”颶風重創
歐洲
歐盟各國的國籍備受投資者推崇。只要有歐盟成員國的護照在手,人們便可免簽證前往多達150-170個國家。將近一半的歐盟成員國設立了投資居留權項目,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項目申請獲得公民資格。
要想成為塞浦路斯的公民,投資者就必須在房地產投資至少200萬歐元。如今,塞浦路斯政府限定每年最多只能向700人授予公民資格。